來源:北京商報
價格戰、份額戰,今年國內車市進入“拉鋸戰”。一邊月銷量破50萬輛、傳統車企加速綁定華為、“黑馬”小米下場,另一邊高合停擺、極越“閃崩”,弱勢品牌進入淘汰賽,遊走邊緣的哪吒、愛馳等品牌則“出海”尋路。從爭搶彼此份額,到國內外雙線擴張,國內車企間的競爭已超越簡單的產品咬合,正上演一場“生死”博弈。

“淘汰賽”進行時
“今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賽的第一年。”今年初,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的觀點,成為車市全年的寫照。
今年春節假期後複工首日,高合汽車便傳出停工停產消息。隨後,高合汽車發布《近期服務運營保障公告》稱,麵對內外重重壓力和挑戰,自2月19日起公司日常運營作出較大調整,目前正全力采取各種紓困舉措;8月,高合汽車發布的服務公告顯示,即日起至預重整、重整完成,授權江蘇悅達汽車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悅達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采購高合汽車零配件,支持高合汽車售後服務。
高合汽車重整,其銷售渠道也全麵停擺。在高合汽車傳出停工停產傳聞後,北京、廣州、成都多地一線核心商圈門店停擺。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車市發現,北京地區高合展廳已更換其他品牌。高合汽車“掌門人”丁磊對外表示“積極尋求融資”,但實際上這家新勢力豪華品牌已進入收尾期。同時,記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不少車主遇到售後問題,由於缺少配件車輛無法維修。此外,有高合車主透露,高合的售後網點也已經關停,現在隻能自尋配件。一位汽修門店負責人透露,目前市場上高合汽車零配件短缺,店內也是此前的存貨,價格也出現上浮。
相較高合汽車的“慢死亡”,極越汽車的“閃退”更加戲劇化。背靠吉利和百度,今年12月,在極越汽車CEO夏一平宣布開啟創業2.0後,極越汽車卻“原地解散”,隨後CEO被員工圍堵引發“維權風波”。在夏一平與極越員工陷入僵持後,最終由百度與吉利“下場”為極越汽車托底。一位極越汽車員工表示,極越將按照“N+1”的標準提供經濟補償。其中,N為司齡起算日至今年12月20日的服務期限折算,“1”為上個月的基礎月薪和津貼(餐補及話補),截至離職日尚未享有的年假及調休予以折算。此外,有消息稱,大運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遠航汽車,目前已降薪裁員和強製員工休假,並且存在工資延遲發放和員工流失問題。
造車新勢力一路狂奔後,今年高合汽車和極越汽車相繼退出,隻是新能源汽車淘汰賽的縮影。此前,賽麟、自遊家、拜騰、威馬等造車新勢力玩家相繼出局,野蠻生長的新造車已開始進入洗牌期。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初期,跨界玩家與資本的大量湧入曾攪動整個汽車行業。據統計,市場高峰期,國內曾有近200家新能源車企,但截至去年底正常運營的新能源車企已不足50家。“資本冷卻、競爭加劇下,汽車行業開始重新洗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定位不清晰、產品力不足的車企麵臨被淘汰風險,黯然離場。
加速整合“上岸”
一邊是逐步退出的高合和極越,另一邊想留在牌桌上的車企加速調整。
2022年,哪吒汽車曾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年銷冠軍,但今年卻站在“懸崖邊”。今年2月,哪吒汽車被爆出推遲發放年終獎的消息,同時公積金與工資發放也有所推遲;10月,在哪吒汽車成立十周年紀念日前夕,又有員工在網上發帖稱公司未能按時發放工資;11月,外界再度傳出哪吒汽車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一時間哪吒汽車“即將倒下”話題成為關注焦點。
隨後,哪吒汽車方麵表示,因公司戰略調整,張勇不再擔任CEO,轉任公司顧問,哪吒汽車CEO一職由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兼任。這意味著,方運舟接替張勇親自下場督戰。
相比哪吒汽車,“消失”許久的愛馳汽車則借助外部力量重返市場。今年11月,美國SPAC公司哈德遜發布公告稱,將與愛馳歐洲公司簽署合並協議,雙方成立名為“EURO EV”的新公司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據悉,新公司將收購哈德遜及愛馳歐洲各自的流通股,以換取EURO EV新發行的股份。
不僅造車新勢力企業,傳統車企也在調整布局以應對市場壓力。今年10月,上汽乘用車官宣,榮威與飛凡將選擇“並肩”前行。上汽乘用車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部分榮威門店與飛凡門店已整合成為榮威飛凡經銷商門店,預計今年底將有100家經銷商門店開業。這意味著,單飛三年的飛凡汽車重新回歸上汽乘用車陣營。
對旗下品牌進行調整的同時,今年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宣布,幾何品牌正式並入銀河品牌,吉利新能源將聚焦打造銀河品牌,幾何品牌將成為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係列。此外,有消息稱,獨立運營的歐拉汽車也被傳將回歸體係。
隨著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增長,眾多車企開始將電動化轉型提上日程。其中,各自主品牌為加快轉型進程,開始推出獨立品牌下場參與競爭,“小號”的加入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新一輪擴張期。顏景輝表示,多品牌“嚐新”的同時,未能殺出的品牌開始被市場淘汰,也成為車企的“試錯”成本。如今,眾多車企逐步找到方向,開始重新調整品牌戰略布局並整合資源。麵對中國市場內卷加劇,份額不斷縮減的跨國品牌開始進行調整。其中,保時捷正在逐步淘汰並優化經銷商網絡,預計到2026年底,保時捷在中國的經銷商門店數量將整合至約100家。
“出海”尋路
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汽車行業營收超9萬億元,同比增長3%,但利潤僅為4132億元,同比降7.3%,汽車行業利潤率4.4%,相對於下遊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從單獨企業數據來看,“盈利難”仍是車企麵臨的問題。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由於競爭壓力大,汽車行業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遊產業鏈利潤,新動能持續培育壯大,電池企業利潤豐厚,其他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麵對整體車市進入調整期,車企加速轉型的同時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汽車出口達534.5萬輛,同比增長21.2%。自主品牌“出海”與合資品牌返銷成為關注點,其中哪吒汽車通過海外市場欲重新打開局麵。
今年以來,哪吒汽車將發展重點明顯轉向海外市場。近期,哪吒汽車在東南亞、南美洲等地區動作不斷。在國內市場傳出哪吒汽車破產消息時,今年11月哪吒汽車與玻利維亞合作夥伴簽約,深化南美市場布局;在印度尼西亞,哪吒汽車新店開業。哪吒汽車相關人士表示,今年10月,哪吒X在泰國市場純電SUV車型中的上牌量位居首位。目前,哪吒汽車全球化車型已在全球7個國家銷售。方運舟表示,在全力以赴實現IPO的同時,未來2—3年內哪吒汽車能實現銷量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海外,明年內整體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
此外,北京現代計劃通過“出海”返銷尋求增量。北汽集團相關人士透露,北京現代將打造現代汽車全球出口基地,未來北京現代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麵向全球市場,年產50萬輛,其中出口達10萬輛。此前,作為現代汽車“兄弟”的起亞汽車已開始試水。2021年,悅達起亞與東風“分手”後,便通過國內、海外雙線轉型。去年,悅達起亞累計國內外銷量超16.6萬輛,同比增長31.2%。其中,出口超8.6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25%。今年前三季度,悅達起亞累計銷量達17.62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銷量。
數據顯示,今年10月,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達7萬輛,將中國作為重要的返銷生產基地,正成為越來越多跨國車企的選擇。其中,以特斯拉為例,其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車型不僅交付中國市場,也擔負海外市場的交付任務。此外,smart、廣汽本田等品牌也通過返銷搶占全球市場份額。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文並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