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大莊園有幾個說法,其中,對於山東煙台的牟氏莊園和河南鞏義康百萬莊園,一般沒什麽疑義,但是第三大莊園,就有多個說法,有說是四川成都大邑的劉氏莊園,還有說魏氏莊園的,還有說山西王家大院的。不管哪個說法,煙台棲霞市的牟氏莊園都穩居三大莊園之一。
牟氏莊園的優勢是保存得比較完好,房屋基本沒有遭到破壞,主要原因是它在1946年就被收回公有,用於辦學了,家族後人也紛紛逃往國外。
牟氏家族的祖籍是湖北省公安縣,始祖牟敬祖到山東棲霞做官,後來就在當地開枝散葉,曆經200年的發展,最興盛的時候,擁有土地6萬畝,山巒12萬畝,因為當時也沒有財富排行榜,所以牟家是不是北方首富不得而知,但確實能夠抵得上一個小國家了。
牟氏莊園的豪華體現在各處細節上。房屋的主梁都采用80厘米以上的原木做成的,房屋的頂層是瓦片,中間鋪一層木炭,吸水防潮又保暖,再往下是一層方磚,然後才是縱橫交錯的檁條和椽子。
東忠來牟宗彝的房間裏有不少外國舶來品,比如德國進口的留聲機,美國進口的座鍾,等等。莊園內還有上百年的牡丹、石榴和紫藤,都比較少見。
牟氏莊園也很神秘,莊園有三大怪,其一是穿堂門兒一線開,也就是前門和後門形成一條直線。這其實挺奇怪的,按理說牟氏這樣的高門大戶不可能不注重風水的,而按照傳統的風水學說,穿堂門絕對不是一個好的建築格局。
當然,莊園這麽設計大門其實就是一個實用的考慮:涼快。夏天的時候同時打開所有的門,會有穿堂風通過。不過考慮到風水的影響,牟家在前門設置四扇屏門,平時屏門是關閉的,家人和傭人都從屏門的兩側通過,隻有貴客來的時候,屏門才會打開,客人從中間通過。
其二是炕洞設在寢室外。東忠來是牟氏發家人牟墨林的第四個孫子牟宗彝的居所,在東忠來男主人房能夠清楚地看到“炕洞設在寢室外”的景觀。普通人家燒炕都在室內,好處是節約熱源,人也不必到寒冷的室外去燒火,壞處是免不了煙熏火燎。
但牟氏作為大家族,當然不用主人自己燒火,所以牟氏莊園的這個設計除了費火、費傭人,就沒什麽缺點了。而且還兼顧了主人的隱私,傭人即使是三更半夜在外麵燒火,也對臥室內的主人一點影響都沒有。
除了炕洞在戶外的設計,屋內主人床下也有一個洞,大家猜是幹什麽用的?是冬天用來暖鞋的。不得不說,整個房屋的設計都特別合理。
其三是煙囪立在山牆外。其實這一怪並不是牟氏莊園的獨有,我曾經在威海見過個別的老海草房,也把煙囪放在山牆外麵了。有人說牟氏莊園的煙囪是花崗岩石條砌成的,其實是一塊石板插進山牆,上麵用清水磚砌成一個四方形的煙囪,頂端帶個小蓋子,看起來像個小塔。
除了三大怪,牟氏莊園的另一謎團是牟氏的讀音。我去的時候,講解員把牟讀成“謀”;但是我問了附近的村民,他們都念成“木”。煙台的一個地名,也叫牟(音木)平。字典裏,牟字作為姓氏兩個讀音都有,綜合來看,個人認為,棲霞的這支牟姓,大概率念“木”。
最後,要說的就是莊園的“停車場”了,其實是停馬場,就在景區的出口附近,外牆上一溜拴馬石,這也可能隻是牟家停馬場的一部分,據我不完全統計,共有16個拴馬石,可見牟家在全盛時期有多麽熱鬧。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