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來聊聊什麽是指數基金。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對基金了解一些,有人也在某寶買過一些基金產品,但是很多人其實對基金的了解非常有限,經常憑感覺或者隻看基金名字就果斷梭哈。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梭哈之前多了解一些知識,或許能大大降低因我們的認知缺失而帶來的風險。
01 那什麽是基金?簡單理解為個人不直接購買股票或債券,而是將資金交給基金經理人,由基金經理人根據專業所長購買多種股票或債券進行組合投資。亦即它是一種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相比,個人購買基金就相當於用很少的資金購買了一籃子股票,這樣在市場不利的時候,能夠有效分散風險;在市場有利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組合投資帶來的利益。
02 什麽又是指數基金?首先,基金按投資對象分以下幾種:
◆ 貨幣基金:
隻投資於貨幣市場,如短期國債、回購、央行票據、銀行存款等
◆ 股票基金: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
◆ 債券基金: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
◆ 混合基金:
股票、債券、貨幣等混合投資
◆ FOF( 基金中基金):
以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
◆ 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
投資於海外證券市場
◆ 指數基金:
它是跟蹤某一特定指數,以指數的成分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分股構建投資組合,本質上也是股票基金的一種。
這裏還需要說下指數的概念,股票指數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挑選出一籃子股票,計算出的反映這一籃子股票的平均數。指數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了解市場的全貌。每個指數都有一個點數,這個點數就是指數背後公司的平均股價,這個點數下跌了,就代表指數背後的公司股價整體下跌,注意,並不是說這些股票所有單個都下跌,而是平均數下跌,任何時候股市中總有表現相對強勢的股票裏;如果點數上漲,就代表指數背後的公司股價整體上漲了。
指數基金進一步細分為:
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基金
◆ 所謂寬基指數:就是不按行業或主題來分,它的覆蓋麵比較廣。如A股的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基本麵50,港股的恒生指數,美股的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等都屬於寬基指數。基於這類特征,寬基指數的成分股數量往往較多,單隻股票的權重偏低,投資目標更為廣泛。
◆ 而窄基指數:對比更加綜合、多元的寬基指數,窄基指數集中投資於特定的一些策略類、風格類、行業類、主題類的相關指數,指數風格非常鮮明,讓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成份股是哪類行業或主題的,因為隻選擇相關行業或主題,剔除了其他股票,所以它可選的範圍相對寬基要小,所以也叫窄基指數。比如,中證醫藥、中證消費、可選消費、證券行業等行業指數,中證養老、中證軍工、中證環保等主題指數。
下麵我用一張圖來概括,這樣讓大家看起來會更直觀一些。
圖1
其次,基金按投資理念還可分為兩種:
一是主動型基金,另一個是被動型基金。
◆ 主動型基金它是以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的一種基金。
◆ 而被動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因而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基金。
綜上,指數基金其實是一種被動的股票型基金。
03 為什麽選擇指數基金?我們為什麽選擇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到底好不好?
大佬如是說: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伯格在其論著《共同基金》說過:“投資單隻平衡型指數基金,不但意味著簡單的極致,而且是富有成效的選擇。”
▼股神巴菲特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給個人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
▼台灣作者曾婉玲(代表作《不上班也有錢》)就是通過購買指數基金,通過10年努力工作,把掙來大部分錢都用來定投指基金,最後實現了不上班也有錢賺的財務自由狀態。
而且,我們也發現大家對指數基金的接受度在逐步提高,討論也在變多,這無疑是市場對指數基金的肯定。
那麽對於它具體的優點,總結如下:
◆ 它能長生不老
相對於單個股票而言,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屹立於世界而不倒。而指數基金則不同,因其具有換血機製,會定期將表現差的老公司剔除換成新公司,這樣就決定了指數基金很難倒下,隻要這個國家一直存在指數基金基本就不會消亡。而如果是投資於其他主動型基金,主動性基金它更多依賴於基金經理人的能力,如果一旦更換基金經理人,基金的表現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加之現在主動型基金經理頻繁跳槽,從公募到私募,更是為主動型基金業績帶來了不確定性。
◆ 它能降低投資風險
購買指數基金相當於你買了一籃子股票,相對於投資個股,大大降低了非係統性風險,不會因為個股的暴雷損失慘重。例如之前的樂視退市風波,很多投資者包括很多明星投資人最後的虧的血本無歸。而指數基金通過組合投資,持有多種股票,能很好的分散這種潛在風險,即使個股出現異動,隻要不是係統性風險所引起,它對整體基金資產的影響很有限的。而且指數基金也會跟蹤對應指數進行定期進行調倉換股,將表現不好的個股剔除掉,保證投資組合的良性成長。
◆ 它的管理成本較低
相對於主動型基金,指數基金的管理成本比較低,從長期來看更是如此,把時間維度拉長,主動型基金因為高昂的管理成本,最終回報率大抵會不如指數基金。這裏的管理成本主要指管理費和托管費。拿管理費來說,國內主動基金一般管理費為1.5%,而指數基金平均在0.69%左右,部分規模較大、運行時間較長的基金,管理費會降到0.5%,這樣算下來主動基金每年要比指數基金多收1個點左右的管理費,時間越長兩者之間的成本差越大,所以說指數基金在管理成本上具有比較優勢。
◆ 它是時間的朋友
我們回望30年中國股市風雲,上證指數從1990年-2020年:從100到3292.59(圖2);滬深300指數2005-2020年:從1000到4669.37(圖3)。所以說買指數基金,就相當於買國運,隻要我們國家的整體發展趨勢是向上的,指數基金就能長期上漲,就能分享國家經濟增長的紅利。
圖2
圖3
04 指數基金的投資姿勢——定投為什麽要做定投?因為擇時很難!
與一次性投資相比,定投意味著分散和分攤,投資者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持續地投入,以較低的價格獲取更多的份額,這一過程中,成本不斷的被攤薄,當市場回升以後,我們自然能賺取更多的超額收益。
圖4
上圖為著名的定投中的“微笑曲線”:通過微笑曲線,我們很容易的知道,如果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進場,收益肯定是最高的,但是對投資者來說,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
下麵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定投微笑曲線是如何賺錢的 ▼
圖5
如果圖5所示,橫軸代表投資周期、縱軸代表基金淨值。
假設每期定投100元,共11期。
淨值分別為5,4,3,2,1.5,1,1.5,2,3,4,5
共計投入1100元
到最後一期的份額總和等於:
100/5 100/4 100/3 100/2 100/1.5 100/1 100/1.5 100/2 100/3 100/4 100/5=490
最後一期的基金市值為:490*5=2450
最終投資收益率:
→(2450-1100)/1100=123%
沒錯這就是定投微笑曲線的魅力!
說到這裏,不得不再提到
投資的兩個重要維度,時間和本金。
所以投資這件事兒,越早開始越好。
但是,這裏要提醒一下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定投。
基金定投更適合當前儲蓄較少、有固定現金流、有長期理財規劃、沒有能力或精力打理資金的年輕上班族。
記住投資一定是用閑散資金來投資,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要根據自身狀況來做投資決策,不能盲目梭哈。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