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新推阿膠燕窩 “重塑年”拉開年輕態戰線 |
文章来源:哈菲子 发布时间:2025-07-05 07:33:24 |
12月22日,第十三屆冬至阿膠滋補節在“阿膠之鄉”山東東阿縣舉辦。在滋補節現場,多位專家對阿膠價值進行了討論。 《華夏時報》記者在滋補節當天走訪東阿阿膠工廠了解到,除了常規的阿膠生產,工廠內各個角落遍布了直播角,阿膠員工正通過直播的形式銷售阿膠。其中,2019年剛推出的“鮮製阿膠工坊”直播站尤為密集。自東阿阿膠提出“重塑年”的概念以來,無論是傳統渠道結構的調整,還是新渠道新市場開拓都在表明其轉型大計已然拉開帷幕。 新渠道加大電商布局 2019年是東阿阿膠的“重塑年”,麵對宏觀環境變化、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東阿阿膠在這一年主動降庫存、控製發貨、拉動終端純銷,開拓新渠道新市場。其中,在新渠道新市場的開拓方麵,電商成為新戰略下的重點突破對象。 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保持傳統渠道優勢下,東阿阿膠將加大電商布局,希望未來電商營收能夠逐步提升至50%。”據悉,東阿阿膠目前正與阿裏健康、111集團、藥師幫等多個電商平台進行深度合作。 來自阿裏健康的信息顯示,在不久前的雙十一購物節上,東阿阿膠阿膠塊在“阿裏健康O2O送藥平台TOP10”榜單上,銷量位居首位。 記者從東阿阿膠處了解到,11月1日預售至11月11日,東阿阿膠線上累計實現銷售額11601萬元,上年同期為6938萬元,同比增長67%。 《華夏時報》記者在走訪東阿阿膠工廠過程中注意到,工廠各個角落遍布近10處東阿阿膠直播點,其中有專業人員進行拍攝講解的群體直播,也有個人直播。直播內容以現場熬製東阿阿膠為主,結合電商平台的銷售係統進行直播帶貨。 在本次滋補節現場,東阿阿膠還對包括上海、湖南、北京等全國多地的“鮮製阿膠工坊”合作企業進行了授牌儀式。 推新加碼即食化 12月22日,東阿阿膠還發布了即食化阿膠新產品——燕真卿阿膠燕窩。這是東阿阿膠繼推出“鮮製即食阿膠”後的又一新品。除此之外,在布局電商之後,東阿阿膠推出了多個年輕化的產品,比如真顏小粉支、“小蔥腰”隨餐壓片糖果、阿膠石榴汁、阿膠紅豆羹等。 不久前,東阿阿膠方創設“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新零售運營中心”,力圖以渠道為重點轉向以消費者為重點的轉型,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年輕體潮流產品的研發投入。 新產品、新渠道開發出了一批年輕態的新用戶。在2019年半年報中,東阿阿膠也表示將線上顧客開創作為主要營銷策略,實施多品牌組合,借助“阿膠+”產品拓展中低端市場;主推“阿膠+”方向,對接便利化、即食化的新一代滋補消費。 秦玉峰曾在11月30日舉辦的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上提到,在滋補類產品市場,走即食化路徑的燕窩、紅參都在快速增長。阿膠即食化戰略下,東阿阿膠出了阿膠糕、上新了故宮、速溶粉、速溶塊等等即食化產品。 同時他提到,公司在和韓國正官莊合作的一款產品叫做紅膠精,這個也是紅參和阿膠結合的一個產品,都是即食化,這樣成為新滋補的代表,也是把東阿阿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一步,打造成滋補集團。 從文化營銷轉型到醫理營銷 自2006年東阿阿膠提倡阿膠價值回歸以來,拉動了整個阿膠行業價格的上漲,其中以東阿阿膠的價格上漲最為典型。也正因為如此,東阿阿膠的價值問題一直是業內外爭論的焦點。 上海中醫藥大學葛廣波教授在12月22日的滋補節上提到,研究發現驢皮通過東阿阿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傳承的工藝煉製,在道地炮製生產過程中水解生成活性多肽,同時活性多肽上有1487個位點發生了糖基化,也就是生成了很多新的糖肽類成分。 這個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阿膠在炮製加工過程中發生了物質組的質變,發現一些非天然的糖肽是阿膠的功效物質基礎。 現場一位經銷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些消費者覺得阿膠貴,一方麵是對阿膠本身對營養價值不了解,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整個阿膠行業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對於好阿膠的認知不全麵,導致大家在麵對昂貴的阿膠價格時難免會產生逆反情緒。 為此,對於東阿阿膠而言,價值回歸到一定程度必然麵臨著新的挑戰——市場教育。據東阿阿膠方麵表示,文化營銷走了十幾年,東阿阿膠開始從文化營銷轉型到醫理營銷。 秦玉峰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東阿阿膠的文化營銷走了十幾年了,從文化營銷到醫理營銷,要講循證醫學通過臨床來驗證東阿阿膠的功效。 滋補節當天,國家衛生健康委老年醫學研究所教授楊澤、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賈玉民,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劉海濱等專家分別以《阿膠抗衰老研究》、《阿膠在備孕產後臨床應用》、《複方阿膠漿在腫瘤輔助治療的應用》對阿膠產品的醫學應用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 同時,東阿阿膠聯合中國中藥協會等行業組織、主要研發、生產、經營檢測機構共同發布了《阿膠質量規範》團體標準和《誠信宣言》,進一步統一行業規則、規範阿膠市場,從而更好地保證阿膠產品的質量,推動阿膠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中藥行業健康發展。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