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聯招聘於12月18日下午舉辦的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北京市、成都市、福州市、廣州市、南京市、青島市、廈門市、蘇州市、無錫市、銀川市榮獲“最佳引才城市”稱號。
此外,廣東省、北京市經濟開發區、東莞市、杭州市、南京市、深圳市、蘇州市、無錫市、武漢市、銀川市、青島市城陽區在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榮獲“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獎項。
大學生更青睞京津冀等區域
2021年中國有909萬大學生畢業,大學生作為未來職場重要力量,成為各個城市爭奪人才的主要目標。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發現,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這三大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城市群,成為高校人才的首選流入地。成渝城市圈的發展潛力和生活方式吸引著更多年輕人,吸引力排第四,成為新晉“黑馬”。
頻繁的人才流動對城市未來發展很難產生實質性意義,若想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才引進是基礎,留住人才成為城市人才戰略的關鍵挑戰。
從大學生城市群流動走向來看,京津冀城市群對於北方城市學生產生的輻射範圍更廣,是來自京津冀、中原、遼中南、哈長、關中平原、呼包鄂等城市群的大學生就業意向地。來自長三角、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大學生則更加向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吸引上表現優異的成渝城市群,大學生就業意向以10.19%排在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位居第四,說明城市在聚才留才上的一係列探索已取得顯著效果,2021年投遞外地城市比例低至9.92%。
深圳上榜“最佳促進就業城市”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我國經濟持續恢複,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穩就業、促創業、推進高質量就業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顯示,我國CIER指數在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階段性低點後持續上升,直到2021年第三季度仍處於上升態勢中,其中二線城市的CIER指數為1.74,在就業市場相對而言人才競爭最為寬鬆。
此外,“中國年度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的評選維度圍繞城市在人才就業與企業扶持等方麵的政策、法規、製度、活動與成果等,在今年,廣東省、北京市經濟開發區、東莞市、杭州市、南京市、深圳市、蘇州市、無錫市、武漢市、銀川市、青島市城陽區在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榮獲“最佳促進就業城市”獎項,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樹立了優秀的城市樣板。
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21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達1394.5萬戶,為穩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其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積極引導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加強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管理,是高校實踐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經開區已有50家企業認定為人才聯合培養基地。
(原標題《2021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獎出爐,北京上榜》)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張青鬆出任中央匯金公司董事長 [阅读]
乘風踏浪,智繪新篇——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2025年新年賀詞 [阅读]
華為暢享70X官宣1月3日發布:一鍵北鬥,鴻蒙安全 [阅读]
又漲薪!京東科技宣布2025年將實現全員平均20薪 [阅读]
粵豐環保黎俊東:企業家不僅僅是經濟的參與者,更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阅读]
董事會成員買入公司股票 大健雲倉股價應聲走高 [阅读]
歐洲債市:歐元區債券反彈 但跑輸美國國債 [阅读]
明年大量新機采用直屏設計 廠商省下成本 用戶喜聞樂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