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激光雷達積極布局。車載攝像頭屬於汽車傳感係統中應用最廣泛、成本最合理的智能化技術,是高級駕駛輔助係統(ADAS)和自動駕駛的核心部件。汽車市場基數巨大,隨著技術革新、鏡頭滲透率提高和消費者行車安全意識的提高,車載應用自2012 年進入快速增長期。激光雷達是ADAS 進階的車載傳感設備,是自動駕駛的核心關鍵傳感器。在乘用車領域,2022 年是激光雷達規模量產的元年,整體行業也從最早期的起步階段逐步走向理性發展階段。行業已開始進入批量生產及洗牌階段,海外多家激光雷達整機廠商退市、破產或合並重組,整體行業已呈現出頭部集中趨勢,國內初步形成了禾賽、速騰、圖達通、華為、探維等獲得量產的激光雷達方案商為核心玩家的局麵。
除此之外,隨著人工智能逐漸普及,軌道交通、工業自動化、智能安防、車聯網、、低空飛行器等領域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激光雷達作為技術實現的關鍵,整體市場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機器視覺擁抱新藍海。機器視覺通過獲取、提取和處理圖像信息,為設備執行功能提供操作指導,廣泛運用於自動化生產線相關的工業控製領域。目前,消費電子、汽車製造、光伏半導體、倉儲物流等諸多行業對機器視覺的需求在增加,並逐漸擴展到交通和其他非工業領域。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加工中心,工業領域的機器視覺應用發展活躍,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到2030 年,中國要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隨著全球範圍內工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全球範圍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機器視覺領域,海外品牌如康耐視和基恩士憑借技術領先優勢主導全球市場。隨著智慧物流、工業4.0 的快速發展,機器視覺行業成長空間廣闊,與此同時對機器視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學顯微鏡加速國產替代。隨著顯微鏡在生命科學、教學、納米技術以及半導體技術等領域的滲透,顯微儀器向高精度、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明顯,高端顯微鏡、具備顯微成像功能的自動化檢測設備需求快速增長。近年來,國家各層級部門密集出台各項政策支持科學儀器的發展,隨著國內企業精密製造能力不斷提高,國產顯微儀器高端化及國產替代的市場空間巨大。科學儀器主要應用在企業和高校的研發、生產環節,是實現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的重要工具,在實現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2024 年3 月14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總體要求中提出,“要加快淘汰落後產品設備,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案提到“到2027 年,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 年增25%以上”,科學儀器對於各行業技術創新具有托底作用,為設備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政策有利於提振國內高校、醫院等領域對於教育類、實驗類、醫療類設備儀器的采購需求,對於教育領域技術裝備、高端科研儀器研發製造、醫療設備國產替代等方麵均有促進作用。隨著國家對科學儀器、醫療健康、生命科學研究的政策引導和加大投入,我國中高端顯微科學儀器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醫療光學市場逐步打開。隨著全球人口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提高、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以及民眾對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推動全球醫療器械行業近年來穩步增長。近年來,醫療器械國產化及國產替代是國家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2021 年5月,財政部與工信部聯合發布《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指導標準》(2021 年版),明確規定了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采購國產醫療器械及儀器的比例要求。此外,中國還有廣闊的基層市場,這些基層醫院對於設備的價格更加敏感,因此物美價廉的國產醫療設備在市場下沉過程中也將更具競爭優勢。
l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5/2026 年分別實現收入9.8/13/17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3.2/4.4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4-2026 年PE 分別為49 倍、32 倍、24 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l 風險提示:
技術革新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風險,新增產能的市場拓展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