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2月26日,險資“掃貨”銀行股的熱情仍在繼續。
2月24日,(601318.SH;2318.HK)旗下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發布關於委托投資舉牌(01288.HK)的公告。公告稱,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平安資管”)受托平安人壽資金,投資於農業銀行H股股票,於2月17日達到農業銀行H股股本的5%,觸發舉牌。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是近期平安人壽投資達到舉牌線的第四家大行。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熱情不斷。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與利率持續下行和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有關。作為中長期資金的代表,監管部門也在持續引導保險資金加大股市投資力度。
資料配圖 圖據
平安人壽“掃貨”銀行H股
涉及工、郵、招、農四家
港交所股權披露數據顯示,平安人壽在2月17日以每股4.5116港元的平均價,買入4772.3萬股農業銀行H股,買入金額合計約為2.15億港元,交易後持股比例為5%,觸發平安人壽舉牌。
截圖自港交所網站
從平安人壽的公告來看,此次舉牌為平安資管通過競價交易方式買入,資金來源於平安人壽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平安資管為平安人壽受托方,由同一控股股東中國平安控股。截至2月17日,平安人壽持有農業銀行H股股票的賬麵餘額為64.63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比例0.14%。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平安人壽,中國平安也對農業銀行H股相當看好,今年1月3日以來就多次增持。2月20日,中國平安買入農業銀行H股3269.9萬股,每股均價為4.5706港元,耗資1.49億港元,持股比例增至8.01%。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除了農業銀行,自去年底以來,平安人壽還先後舉牌了(01398.HK)、(01658.HK)、(03968.HK)。從交易方式來看,這三次舉牌同樣是平安資管通過競價交易方式買入。
近期平安人壽四度舉牌銀行股 截圖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
去年12月20日,平安人壽買入工商銀行H股4500萬股,每股均價為4.8718港元,買入金額約2.19億港元,達到工行H股股本的15%,根據中國香港市場規則,觸發公司舉牌。從港交所股權披露數據來看,截至今年2月12日,平安人壽所持工商銀行H股比例增至17.11%。
今年1月8日,平安人壽買入郵儲銀行H股716.8萬股,每股均價為4.5639港元,買入金額約3271.4萬港元,達到郵儲銀行H股股本的5%,觸發舉牌。1月10日,平安人壽又舉牌招商銀行H股,截至2月20日,平安人壽所持工商銀行H股比例增至7.04%。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收盤,工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為10.59%、9.39%、14.37%、9.20%。
利率下行、新會計準則下
險資舉牌潮繼續
2024年,險資舉牌熱情不斷。紅星資本局梳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公告發現,2024年共有8家險企出手增持了17家上市公司,觸發A股和H股舉牌線達20次,被舉牌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公用事業、交運、銀行等具備穩定分紅和ROE(淨資產收益率)的行業。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潮仍在持續。除了平安人壽,還有長城人壽舉牌中國水務(0855.HK)、陽光保險舉牌中國儒意(0136.HK)以及舉牌(600926.SH)。
非銀孫婷團隊指出,險資舉牌是指保險公司持有或者與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上市公司5%股權,以及之後每增持達到5%時需依規披露的行為。與2015年(62次)、2020年(26次)這兩次舉牌高峰不同的是,2024年(20次)主要關注H股高股息標的。
孫婷團隊指出,多重因素催生了本輪險資舉牌潮。首先,保費高增、利率下行,險企資產端麵臨利差損與資產荒壓力。2023年以來,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傳統險產品熱銷,帶動行業保費高速增長,形成了資產端較大配置需求。而國內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險企資產端利差損和資產荒壓力較大,需要尋找合適的配置資產。
其次,新會計準則下股票投資麵臨收益與波動的兩難選擇。2023年起上市險企開始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新準則實施後,險企淨利潤與股市關聯性明顯加強,通過配置長股投或者高股息(OCI)策略(即主要選取分紅穩定、股息率較高的股票資產)可以適度改善這一問題。
事實上,監管部門也在持續引導保險資金加大股市投資力度。
1月22日,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據證監會主席吳清介紹,對於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這意味著每年至少將為A股新增幾千億的長期資金。
展望未來,發布研報稱,中長期資金入市步入落地階段,險資將扮演關鍵角色,本輪舉牌熱潮有望持續,資產端進一步支持政策有待釋出,包括頭部險企境外資產配置或將迎來邊際放鬆、優化償付能力及準備金計量、優化短線交易及舉牌規則等。
紅星新聞記者 蔣紫雯
編輯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