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係,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也存在辦學目標不明確,與實際需要相脫離,辦學質量不高等問題。原因是多麵的,最重要的還是缺乏辦學特色不鮮明。因此,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是職業技術教育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是由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指出:“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提出:“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主”。這說明職業教育具其它類型教育所不具有的特殊屬性,它是直接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直接為人的就業服務的,與市場特別是勞動力市場的聯係很密切。 根據職業技術教育的特殊屬性和一些深受社會歡迎的職業學校的辦學實踐,本文認為職業技術學校比較明顯的辦學特色體現在三個方麵。 1、地方性與行業性。 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是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的發展以及行業的發展、人民的就業服務。職業教育隻有真心實意為地方和行業提供人才服務、技術服務和社會服務,貼近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貼近行業發展的需要,地方政府才會滿意,行業主管部門才會滿意,職業教育也才能夠真正獲得地方和行業的支持和重視,發展才會有生命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主體在地方、在行業,同樣決定了職業教育的地方性和行業性。地方和行業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要求來源於希望職業教育能夠為地方和行業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以此帶動地方和行業發展。職業教育要辦好,也需要依靠地方和行業的優勢和條件,如職業教育投入成本高,教學設備更新快,辦學過程涉及方方麵麵,需要地方和行業的支持。地方和行業能夠提供學生獲得技術技能所必須的真實現場和良好條件。所以,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切實依靠地方、行業和企業的深度參與。 2、技術技能性。 職業教育技術技能性,是由培養目標所決定的。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畢業生主要是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隻有讓職業教育的畢業生掌握專業技術和熟練的技能,才能勝任就業崗位需要。職業教育不同於普教和高教,更多地是進行實際操作的職業訓練。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培養人才的教育應該有所側重,有所分工。有關專家以生產或工作活動的過程和目的為標準,將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大致分為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等四種。技術型人才主要是使工程型人才的設計、規劃、決策變成物質形態,如工廠技術員、施工工程師、車間主任、工段長、護理士、空勤人員等等;技能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的區別在於技能型人才主要依賴技能進行工作,如技術工人、半技術工人等。技術人才、技能型人才需要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有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現場突發性問題的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等,我國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職業教育包括專科、本科以及中等層次的教育來培養。 3、市場導向性。 影響職業技術教育的市場因素很多,有生源市場、資本市場、資源市場、勞動力市場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發展職業教育必須考慮學生的充分就業,這是衡量職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畢業生能否充分就業,主要取決於勞動力需求,最終反映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市場是變化的,是動態性的,職業教育必須主動適應這種變化。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勞動力就業市場的人才需求規模在不斷變化。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就業市場的職業崗位類型不斷變化,從而對不同類型的人才產生新的需求。而隨著科技進步,勞動力市場的技術結構在不斷升級,使生產性崗位由低技能轉向高技能,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力市場人才的流動性,勞動者在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和部門間的自由流動越來越大。勞動力市場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成為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重要依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