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頓號在中間(ヽ這個符號怎麽打出來)

   发布时间:2025-07-05 07:19:22   发布者:無所作為網

停頓在中間(這個符號怎麽打)

頓號在中間(ヽ這個符號怎麽打出來)

相信這是困擾很多寫公文或者經常寫文章的人的通病。書名,引號,還是並列,中間有沒有停頓?有人說是加的,有人說不是加的。現實中加不加。不僅我們用混沌,一些大報也用的不一致。例如,有一份著名的中文刊物上有這樣一句話:

學校先後被評為“文明單位”、“德育先進學校”、“花園式單位”、“教研基地”。

選修教材中《語言文字運用》-《外國小說欣賞》和《〈論語〉選讀》的相關知識內容在本次考試中都有所體現。

引號和書名之間沒有停頓。但是在另一個出版物中,有:

她的《文學畫廊》、《詩珠集》、《寫作導航》等欄目,尤其是《中國博覽會》,佳作迭出,異彩紛呈.

圖書《語文博覽》,《詩海采珠》,《散文佳作鑒賞》,《語言隨筆精品》,《青年習作選粹》等。因為它們的知識性、信息性和可讀性,我愛不釋手,而且經常閱讀和更新。

引號和書名之間有一個停頓。

我們來看看《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最近訪問了印度,印度人民也有非凡的文學藝術創造力。公元前1000年左右,有四種書《梨俱吠陀》,《阿達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

再看《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比如,中國文化強調“民為國之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君子以自強不息”、“順道而行天下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德育人;強調“君子喻義”,“堂堂正正,泰然自若”,“君子義為其質”;強調“言必信,行必有果”,“人不信,不知所能”;強調“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守望相助”,“老有所依,幼有所幼”,“扶貧濟困”,“不均苦而不寡”等等。

書名和引號之間加了一個停頓。文章權威重要,但不代表標點符號規範。隻能說明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該不該用停頓?

最規範的應該是《標點符號用法》,代表國標。《標點符號用法》最新版本於2011年12月30日發布,2012年6月1日實施。在“停頓”的用法中有這樣的規定:

帶引號的坐標元素和帶書名的坐標元素之間通常沒有停頓。如果在並列引號或並列書名之間插入了其他元素(如引號或書名後跟括號),則應使用pause。

例:“日”和“月”組成“明”字。

商店裏掛著“顧客是上帝”、“質量是生命”等標語。

例《紅摟夢》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傳》四大名著,一本中國小說。

例如:李白的《白發三千張》(《秋浦歌》)和《雖晨絲黑,夜變雪》(《將進酒》)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

舉例:辦公室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時代周刊》報刊。

你看,規範的用法早就有了,隻是我們懶得去查,懶得去看。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人,如果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先規範一下。

按照標準用法,平行引號和書名之間通常沒有停頓。如果中間有其他成分,就要用停頓。有人覺得“通常”這個詞有點含糊,其實可以理解為不加頓號,因為後麵提到的特例是“如果平行引號或平行書名之間插入了其他成分”。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並列成分有的引用,有的不引用,有的部分引用。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加上一個停頓,否則很容易造成混亂,比如:

最近,我們班舉行了朗誦比賽,“手拉手,手拉手,讓我們一起走文明”,“三個一”等活動。

好了,最後總結一下:一般不加,特殊情況加。

玉堂:浮與寫,致力於原創;品味生活,解讀世界。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