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注意事項(拔罐五注意事項)
拔罐是以火罐為工具,通過燃燒火焰、抽吸空氣等方式產生負壓的一種療法。引起局部瘀血,從而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祛風散寒等功效。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早在西漢寫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角度療法”的記載,類似於後來的拔罐療法。拔罐療法在國外古希臘羅馬也很流行。
1.那天不洗澡。
拔罐後皮膚的毛孔被打開,然後皮膚會變得非常敏感。拔罐後洗澡容易引起過敏性皮炎,不僅會損傷皮膚,還會使寒氣容易進入體內而感冒。拔完罐不要馬上洗澡。
2.拔罐不在同一個地方
拔罐後體內積血還沒有完全消退。切記不要在同一個地方拔罐,這樣會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使皮膚修複困難。拔罐後,身體的寒氣會被清除,身體會變得更加疲憊。拔罐後注意休息。
保暖
拔罐後身體會暫時變得虛弱,皮膚毛孔張開。如果寒邪侵入體內,身體不能及時恢複,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容易感冒發燒。
4.拔罐後可能會有水泡或出血。
刺絡拔罐放血,就是在局部皮膚上刺2-3個點,放血1毫升,然後按壓拔罐,放血5毫升左右,達到祛瘀生新的目的。這種出血是正常現象。水泡是由於罐頭保存時間太長造成的。過一段時間就恢複了。
5.拔罐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鍾。
拔罐根據拔罐的大小、材質、負壓的不同而不同。拔罐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鍾。拔罐時間超過15分鍾,會導致皮膚發紫,起水泡,甚至出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融洽無間網发布,不代表融洽無間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oto24pl.com/2lcrd5/453.html